从一个社区管窥“中国好邻居”怎样炼成
投稿
同壹楼长于 2022/10/15 11:55:39 发布
IP属地:未知
来源:
作者:
2098 阅读
0 评论
27 点赞
担任业委会主任十九年的周活宁谈心得
“中国好邻居不是一天能形成的,是个人修练、社区治理、社会文明的共同结晶。”基层社区治理结构的“三驾马车”是:社区居委会、业委会+互助会+户委会、物业服务企业。它们构成政府、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三位一体的治理格局。新快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广东省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主任、丰景大厦业委会主任周活宁。他就如何“明道,取势,优术”去摸索社区发展之道,进行了分享。周活宁认为,保护好、管理好、运用好社区的公共利益资源,使社区更美好、更有效益、更可持续发展。
为寻求解决方法,居委会用时一年进行问卷调查,召开住户代表大会,通过民主选举,成立新河浦居民互助会,其中设立了新河浦居民停车自治管理小组,通过划停车位、请志愿者管理指挥停车、制定停车公约、建立微信群及时通知空余车位状态等举措,有效地解决了此地段车辆停放的问题。
社区治理的一个原则是“约定俗成”:你拥有自己私有专有部分权利的同时,也不能破坏公权损害大家的共有权益,比如你把垃圾袋放到公共走廊上、把鞋柜放到家门外,就影响了大家的利益,要被劝阻。
“业委会为社区公共利益而生,目标是让小区的业主居民,参与到社区治理共建中。”
——广东省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主任、丰景大厦业委会主任周活宁
业主信任,他连任业委会主任
年年重阳,久久长长,熟人社区,和谐共享!今年的重阳节前,广州市丰景大厦业委会十九年来坚持年年举办敬老活动——请100多名老年业主饮茶吃饭,大家相聚在一起,共享社区治理成果,畅谈邻里情长。
周活宁,广东省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主任、丰景大厦业委会主任。重阳节这天,周活宁高兴地喝多了两杯。今年63岁的他,头发更白更少了,但仍然精神矍铄,从事业委会工作十九年了,风风雨雨,有太多的感受:“业委会为社区公共利益而生,目标是让小区的业主居民,参与到社区治理共建中。”
不久前,丰景大厦第五届业委会选举,周活宁本不愿再参选,让位年轻人,想不到获高票第五次入选,连任业委会主任,邻居们让他最感动的话是:“你让我们打开了家门,成为真正相识彼此熟悉、守望相助的邻居。”
在换届就职仪式上,周活宁主任致辞道:广州市丰景大厦喜迎业主共同管理共有物业进入第十九个年头。十九年来,全体业主用集体行动体验了“从共有物权、产生共有权益和义务、形成共同的社区治理集体行动、达致共同的社区治理目标”的全过程!对于十九年来的共同治理成果,千言万语只用一句话:感谢全体业主居民的共同参与。
丰景大厦新一届业委会有11名正式委员,2名候补委员,其中40%多是新人,80后、90后占1/3,中年和老年委员也各占1/3。2名候补委员是年长的,意在把更多机会让给年轻人。
业委会在社区“丰”景无限
据了解,丰景大厦有218户,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,属单体楼,停车位只有30多个。它在1999年-2004年,物业管理公司卷款80万元逃逸,物业管理服务处于停顿状态;2004年8月,小区成立业主大会和选出首届业委会,公开招聘各类专业人员组成小区管理处,实行业主自主管理小区物业至今。
截至2021年12月,据统计每户业主比以前平均减少物业费支出40多元—70多元/月,每户每年合共减少物业费支出5000元—8400元;每户业主长期免交垃圾清运费,为全小区业主减少支出13万元。全体业主长期没有水费分摊、没有额外电费分摊,此两项又为业主减少了很多开支。大厦管理费1元/平方米,十九年没有升价过。另外,大厦翻新、增设安防监控设施、电梯和水泵房等大修维保等,投入了近百万数十万元。最近,丰景大厦做了新一轮的内墙装修,而且业主不用分摊,全部使用公共收益。大厦维保修缮后“就像新的一样”。“新楼时也没有现在的设施和素质”。
能有这样的成果,缘于小区停车场、电梯内广告、通信站、快递箱柜等公共收入,获得了400多万元的公共收益积累。
社区治理的一个原则是“约定俗成”:你拥有自己私有专有部分权利的同时,也不能破坏公权损害大家的共有权益,比如你的垃圾袋放到公共走廊上、把鞋柜放到家门外,就影响了大家的利益,要被劝阻。有的规则是需要共同议约定、共同遵守的,比如丰景大厦业主规则《管理规约》中有一条是:节假日期间,禁止进行房屋装修以免影响邻居休息。即使对此有个别人表示不理解和反对,但大家决定的规则,也就要无条件执行。
精微服务打造宜居乐活社区
要使小区成为一个宜居家园和乐活社区,营造社区氛围是很重要的,这也取决于物业管理的素质及提供的服务。在丰景大厦,常有这样的场景出现:有家长加班晚了回家,来不及接被托管机构送回来的小朋友,就会打个电话给值班室管理处:“能帮我照看一下吗?”“行!”于是,小朋友在值班室管理处再次“托管”。
在防疫中,丰景大厦业委会也大有作为,业主对于业委会的期待是非常高的,他们有什么事情,第一时间就会找到业委会,他们会在群里面交流信息,业委会及时将情况反映到社区居委。
丰景大厦的业委会实践获此“丰”景,经验也向其他小区的社区治理辐射出去,周活宁十年前就牵头成立了广东省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,致力于业委会的培育工作。具体体现在“如何更合法合规地成立业委会”“怎样打造有公信力的业委会”等的建言献策上,它直接影响到各地小区的业委会的建设,比如:珠江新城碧海湾、天河南粤阁、海珠区佳兴大厦、中顺华苑、越秀区金山阁、荔湾区金盈居、白云区白云家园、黄埔区明悦花苑……
没有业委会的老城区也在尝试,新河浦居民互助会也是周活宁辅导的社区治理项目。新河浦路段过去深受车辆停放问题困扰,居民们经常因车辆停放起争执而报警处理。
为寻求解决方法,居委会用时一年进行问卷调查,召开住户代表大会,通过民主选举,成立新河浦居民互助会,其中设立了新河浦居民停车自治管理小组,通过划停车位、请志愿者管理指挥停车、制定停车公约、建立微信群及时通知空余车位状态等举措,有效地解决了此地段车辆停放的问题。在实现停车自治管理的同时,也改善了邻里关系,将工作延伸到社区公益方面,为老人组织丰富的休闲生活,为邻里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。
为此周活宁表示:在团结带领广大业主继续耕耘好丰景大厦这块居民自治之地的同时,愿意一如既往做其他小区的“好邻居”,续写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篇章……
数读
丰景大厦有218户,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,属单体楼,停车位只有30多个。它在1999年-2004年,物业管理公司卷款80万元逃逸,物业管理服务处于停顿状态;2004年8月,小区成立业主大会和选出首届业委会,公开招聘各类专业人员组成小区管理处,实行业主自主管理小区物业至今。
截至2021年12月,据统计每户业主平均比以前减少物业费支出40多元—70多元/月,每户每年合共减少物业费支出5000元—8400元;每户业主长期免交垃圾清运费,为全小区业主减少支出13万元。全体业主长期没有水费分摊、没有额外电费分摊。大厦管理费1元/平方米,十九年没涨过价。
■采写: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